-
jinnian金年会官网
- ACD/Labs
- Certara
- Labware / Sparta Systems
- Materials Design
- OmniComm System
- OPENTEXT
- QIAGEN
- UL
-
jinnianhui金年会官网
- 热线:021-32504385
- 微博:jinnian金年会官方网站入口
- 邮件:hzdongrun
2024-03-28 10:29:56 来源:jinnianhui金年会官网 作者:jinnian金年会官网
随着抖音、快手、视频号等短视频入局电商,加上用户对产品与服务的品质要求攀高,三年疫情后,阿里、京东、拼多多三足鼎立的态势正在发生微妙变化。14亿人口基数的中国电商市场,消费和供给侧两端从来都是交替演进,以消费者的需求与商家的业务导向,共同实现产品、价格与服务的一体化迭代。
1997年12月,中国化工网(英文版)上线,成为国内第一家垂直B2B电子商务商业网站。从那时起,中国电商26年的历史至今,供给侧改革从来没有停止过。但现实中商家的很多业务能力跟不上消费者的需求。这又和商家在一些平台的权利与赋能没有充分被满足有关。直到2023年,POP商家的短板补齐运动才真正到来。
刚刚过去的3月拼多多平台上的炸店让人惊魂未了,12年前淘宝的十月围城事件,都可以在中国电商史上留下重要一笔。2023年3月底,拼多多上线了自营店“多多福利社”,没想到刚上线年前淘宝对商家提高年费和保证金的动作,引发大量商家在2011年十月反弹,后在国家商务部的施压下阿里才放缓调整,勉强度过危机。
事实上,中国电商发展历程中,商家在供给侧一端,短板问题一直容易被忽视。最大的误区,就在于把电商简单的理解为:只是卖货。真是仅此而已吗?产品的物美价廉,当然是基础,但服务方面显然是商家们的表现处于参差不齐的历史时期。
消费侧一端人口基数既定的情况下,中国电商市场的各家平台,守住自家用户数量的同时,尽可能吸引市场其他用户是基本面的战略路径。商家们在另一端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换句话说,商家不行,就会显得平台不行,消费者会用脚投票。补齐商家们的短板,才在2023年具有真正的驱动力,成为整个中国电商行业的一场运动。
淘宝的十月围城,拼多多的三月炸店,类似事件还会再次上演吗?与其说是商家们对自身现状的不满,不妨进一步深入看到本质问题:长期以来对自己存在的短板,难以解决和提高,商家也深感痛苦。当这种痛苦集中爆发的时候,往往充满集体无理性,冲着平台的撒气,多少都带着对自己的恨铁不成钢。
与其被动卷入POP商家的短板补齐运动,不如主动作为,京东应该是洞察到这点。4月20日,2023年京东618商家大会,送出了“减负增收”的大礼包。而在10天前,京东零售启动采销单元组织变革,取消事业群这一层级,将事业群变更为事业部。同时,各作战单元内也不再分自营和三方商家团队,而是全盘统筹该品类下的所有业务,推动自营和三方商家进一步“平权”。
事实上,创始人多次内部发出警告:京东正在丧失低价优势。价格,当然对消费者有最直接的决策刺激作用。2023年伊始,阿里、京东和拼多多就从价格内卷起来。到3月,京东重新扛起“低价”大旗,并将其列为京东零售未来三年最重要的战略。此前京东也跟风推出过百亿补贴活动,但活动入口往往都在二级子频道,而这一次正式上线的百亿补贴优先级变得更高,直接占据了京东App首页正中位置。3月28日,阿里宣布启动“1+6+N”组织变革,类似于内部分家,控股式管理下可以独立融资与上市。并且对标京东的百亿补贴,阿里后续也快速跟进“五星价格力”和“99特卖频道”等举措。而拼多多推出百亿补贴已经第五年,消费者方面已经教育得比较成熟。
电商平台的头部玩家“猫狗拼”,都内卷性价比。看起来是一次零和博弈,毕竟消费端还是相对稳定。但这次京东和阿里都出手,在保证产品品质的情况下,用价格去争夺用户,最终还得看平台的另一端,即消费端对面的供给侧。因为单纯靠补贴做低价,不是长久的性价比竞争。商家们在产品和价格之外,拼的是服务。
商家的服务好不好,平台的赋能很重要。有数据显示,淘宝天猫有3000万商家,拼多多现在有约800万的中小商家,他们发展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体验优劣,必须重视起来。京东对商家近年来的重视,尤其是今年的春晓计划,自然人、工厂店最快10分钟开店,前三个月“0元试运营”、超2400元“新店大礼包”、5000元新商家广告金奖励等扶持举措,带来了良性的内外循环。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京东第三方新入驻的商家数量同比增长34%,超过4成的商家在京东实现了100%以上的增长。2023年乐观估计是保持增长态势。
还有一个有趣的事实是:所有的商家都需要流量,但是流量来了不是每个商家都能接得住,转化得了。2021年入驻京东的棉竹屋内衣官方旗舰店,刚开店时,运营推广方面投入大量资金,销售却不见明显增长。后来开通了免费上门取退、免费上门换新等一系列服务产品,店铺层级从L6迅速提升至L3,做到了五星店铺,日销量也提升了3倍。
这就说明,服务跟得上,消费者体验好,才是强者。平台赋能的理想情况下,POP商家既能得利又能成长起来,还能为电商平台贡献增量。毕竟,卖货的商家足够多,足够好,消费者才能享受极致性价比的产品与服务,成交量才可能越来越多。
结果导向看,实现消费者、平台和商家三方共赢,才是最优解。这其中,不论在电商平台,商家要的都一样:减负增收。长期以来,加上前面疫情三年,特别是中小商家,运营成本压力大,实现营收和利润的增长非常难。减负就是减轻成本,增收就是提高营收,实现利润就有更大希望。
当下的电商竞争,已经不是简单的流量逻辑了,除了争夺用户的时间和注意力,也需要商家的升级迭代。人类商业史上的无数案例,都昭示物美价廉的基础上,用服务去成就口碑和增加回头客,才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成功。但相当一部分商家最大的短板就在服务。
淘宝推出的“五星价格力”等低价优先的流量分发策略,最终也得靠产品与服务才能俘获消费者。京东通过打造晚必赔、价格保护、运费险、上门换新、闪电退款、极速审核等超百项服务产品,帮助商家降低成本,提升售后服务效率……也是想扶持商家,把小店做大,大店做强。
甚至拼多多的鼓励无理由退款不退货,虽然稍显残酷,但还是用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去刺激商家的实力和品牌溢价能力。售后服务能力日益重要。京东今年推出大促自动化配置模板,商家可在取消订单、自主售后场景下各个环节实现自动化操作,无需手动处理单据,预估可提升50%的售后处理效率。
商家们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建立在能够利用的工具、资源都平等的基础上。如果还是谁砸钱多,谁流量大,谁才能上营收,那么一个电商平台的商家生态很难健康起来。中国电商市场的商家短板补齐运动,也不会取得胜利。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2023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5%,超出市场预期的4%。其中,3月份消费和出口大幅回升,是推动经济加快恢复的重要因素。电商行业已经不可避免的开启一场性价比之战和商家短板补齐运动,以期实现进一步刺激消费复苏。而外部短视频直播电商强敌环伺,供给侧的短板补齐,京东、阿里和拼多多等平台都势在必行。
如今,平台已经拿出相当的资源,提供丰富的工具。像京东这样自建物流体系,自营起家的平台,都明确不再区分自营和第三方,统筹发展。接下来,关键在于商家能否充分利用平台政策,把资源和工具整合利用起来,实现产品、价格与服务的一体化迭代。淘宝在商品详情页下方上线“查价”功能,可直接看到商品30天内的价格走势和同款商品的价格。京东推出的“言犀虚拟主播”产品,通过京东云全自研智能多模态交互与形象驱动技术,生成专属形象和动作,并通过AI文本生成和语音生成技术,输出带货文案自动播报,商家充分利用起来,直播带货上降低成本可达95%,平均销售额提升30%以上。
消费端,拼多多4月21日起在消费端百亿补贴的10亿补贴之上再补贴。供给侧,淘宝4月20日宣布百亿补贴将下调佣金费率、吸引更多低价商品入驻。京东4月20日送出的减负增收大礼包,针对商家投入增加20%、运营成本降低30%,要打造一届对商家投入力度最大、举措最强的618。三家最终的效果如何,肯定需要时间验证。但对消费者和商家来说,都是好事。
尤其对POP商家,各家平台从来没有哪一年像2023年这样给力支持,是难得的电商历史机遇。毕竟商家依靠平台的供应链,以消费者为中心,降本增效,减负增收,实现产品、价格和服务一体化迭代,才能最终实现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