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nnian金年会官网
- ACD/Labs
- Certara
- Labware / Sparta Systems
- Materials Design
- OmniComm System
- OPENTEXT
- QIAGEN
- UL
-
jinnianhui金年会官网
- 热线:021-32504385
- 微博:jinnian金年会官方网站入口
- 邮件:hzdongrun
2024-11-21 09:23:21来源:jinnianhui金年会官网 作者:jinnian金年会官网
比A4纸稍厚的0.12毫米超薄玻璃,凭借出色的柔韧性可以实现360度弯曲;直径仅为头发丝1/10的高性能碳纤维,强度是钢的7至10倍;一颗颗不起眼的黑色氮化硅陶瓷轴承球,能耐得住每分钟60万次的摩擦以及上千摄氏度高温的炙烤;如果将石墨烯制成铅笔粗细并织成一张网,那么这张网可以拦截一架全速行进的波音飞机……这些令人瞠目的现象,均来自各种“新材料”发挥的神奇作用。
新材料涉及领域广泛,一般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或是传统材料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和产生新功能的材料。作为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基础和先导,新材料具有应用领域宽广,知识与技术密集度高,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强等特点。新材料可以从结构组成、功能和应用领域等多种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类,不同的分类之间相互交叉和嵌套。按照发达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将新材料按照应用领域划分为十三个大类:信息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汽车材料、纳米材料、超导材料、稀土材料、新型钢铁材料、新型有色金属合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生态环境材料、军工新材料。
新材料产业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制造业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以新材料为支撑的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以新材料为突破口的机械、能源、建筑等传统产业的转型提升,对新材料的需求逐渐扩大,有力拉动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我国新材料产业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如今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材料大国。数据显示,我国新材料产业产值从2011年的0.8万亿元增至2019年的4.5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21.2%。然而,我国虽然已成为材料大国,但还不是材料强国,目前上游关键材料、设备发展仍存在诸多“卡脖子”环节,需求迫切、市场巨大、进程加速,我国新材料目前正处于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时期。
近年来,深圳市新材料产业随着深圳经济的迅猛发展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成为深圳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已经初步形成产业创新支撑体系,创新优势和产业优势明显。
得益于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推动和市场强劲的拉动,深圳新材料具有产业基础良好、支撑配套能力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市场需求空间广阔、产业环境优越等特点,发展势头迅猛,发展路径独具特色。作为产业链上游的新材料,其发展取决于下游终端的应用,而深圳出口创汇能力强,外向型特点突出,科技创新活跃,拥有华为、中兴、比亚迪等供应链终端大型龙头企业,充分引导了新材料企业从终端应用倒逼源头创新。
深圳重点发展的新材料产业主要包括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先进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绿色建筑材料、前沿新材料等七大领域。其中,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占深圳整个行业比例约35%,深圳已成为世界重要电子信息产业研发生产基地。通过在新型显示、半导体照明、微电子等领域加速扶持产业链前端材料项目,促进产业向高端延伸,涌现了以丹邦科技、顺络电子、盛波光电等为首的技术创新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作为全球重要的新能源材料产业聚集区,深圳拥有完整的充电电池产业链,产量占全国60%以上,涵盖锂离子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和铅酸蓄电池,其中锂离子电池材料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具有领先优势,建立了从材料基础研发到产品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拥有贝特瑞、新宙邦、星源材质、德方纳米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
此外,涌现出容大感光、先健科技、中金岭南、新星轻合金、南玻、长园、瑞华泰等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竞争力的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材料初创企业显著增加,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了以深圳市先进电池材料产业集群为代表的产业集聚。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深圳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深圳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并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产业发展政策,提出:到2025年,建立起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融合发展的健康生态体系,在原始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和准备突破、技术成果加速转化、企业孵化培育壮大、产业配套集聚发展等方面形成深圳特色的新模式,创造新“深圳速度”,建成世界级新材料创新中心、技术转化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当前,“双循环”格局、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充分激活了深圳新材料产业发展新动能。一方面双循环格局下,急需实现关键材料自主可控,芯片等“卡脖子”材料加速向国内转移。另一方面,深圳作为我国外向型经济高地,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强,同时经济活力足,市场规模和内需潜力大。这些,无疑为深圳新材料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机遇。
成立于2009年的铂科新材,是中国率先把气雾化的实验室产品铁硅系金属软磁粉芯变成工业规模化生产的企业。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金属软磁粉、金属软磁粉芯及相关电感元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创业十余年,‘金属软磁材料专家’的定位从未变过。”铂科新材总经理杜江华自称为“打铁人”,磁粉生产工艺的改进,磁芯压制、退火等工艺的技术革新,在千锤百炼间不断突破、迭代更新,始终保持领先市场两年的技术水准。其采用最新工艺研制出的高频芯片电感,相比传统铁氧体电感,体积是其三分之一,性能却更优。对设备轻、薄、高效、节能的追求,令铂科新材成为高频化时代名副其实的“材料专家”。
2011年,铂科新材成为当时全球排名第二的光伏逆变器厂商Power-One的供应商,是国内首家为Power-One提供大功率高频电感的企业。2013年,铂科新材成为华为的二级材料供应商,并获得格力、阳光电源、比亚迪等知名企业的认可,奠定了其在行业中的地位,全面取代并超越美国、韩国企业,成为市场占有率最大的厂商。
2019年12月30日,铂科新材登陆创业板,成为首家以合金软磁粉芯为主营业务的A股上市公司。2020年12月,公司获得全国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铂科新材在细分领域的优势再次得以验证。
伴随“碳达峰”“碳中和”对储能行业形成巨大利好,铂科新材在储能领域的销售收入,成为公司一个新的爆发增长点。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车载产品进一步取得了比亚迪、华为、威迈斯、麦格米特等新能源汽车及组件厂商的高度认可,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约100%。铂科新材正在全力推进芯片电感产品的研发布局,打造未来一个新的增长极。
目前,铂科新材采用独创的高压成型结合铜铁共烧工艺,已研发出具有行业领先性能的芯片电感,并与英飞凌等多家国际领先半导体厂商在推广和销售环节开展密切合作,共同开发、设计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的系统解决方案。
5G时代的来临,开启了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产业的大门,对中国新兴产业的崛起意义尤为重大。2019年是5G商用元年,5G相关的材料制造商也迎来了一波增长红利。
作为5G关键材料中的屏蔽材料、热传导材料、吸波材料等功能材料厂商,深圳鸿富诚屏蔽材料公司也在加紧抢滩,面对这场布局18年的技术赛道,企业创始人孙爱祥志在必得。
鸿富诚成立于2003年,作为专注于热界面材料、EMI屏蔽材料、吸波材料等创新功能材料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一体化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经过10余载的技术研发及更新迭代,如今已实现了该领域材料技术的国产化替代。
“消费电子发展越来越倾向于轻薄化、高速度、多功能兼容和高可靠性以及稳定性,势必带来EMI和有限空间内散热的挑战。”孙爱祥举例说,“多天线之间的相互干扰,使产品不能稳定工作,可采用吸波材料来解决;芯片过热会使机器降频甚至荡机,热管理方面的问题需要散热器件来完成,我们主要解决好界面之间的热通道。”
鸿富诚自主研发的导热凝胶是导热材料家族的一个大类,相较于传统的导热硅脂,导热凝胶彻底解决了变干粉化现象和寿命短问题,并且实现了可自动化生产,大大提高了效率。而相较于导热硅胶片,导热凝胶热阻更低,可压缩比更大,填充凹凸不平、形状各异的空隙,增加热传导有效面积。而点胶作业的导热界面材料可解决电子元器件高低不一和高效率机械化装配;内部元器件间的相互干扰和来自外界的干扰可通过导电衬垫材料、吸波材料、屏蔽器件等有效解决。
“鸿富诚将瞄准5G时代,3C、汽车等领域终端产品对散热、电磁波屏蔽材料的巨大需求,发力高端市场,解决行业应用难点和痛点。”非“科班”出身的孙爱祥是一位“技术迷”,他说:“我们的目标是做到世界第一。这不是我一人之力可以完成,需要很多人共同发力,可能也不是我这代人可以达到的,但至少我们已经在路上了。”
如今,作为国内功能材料领军企业,鸿富诚与华为、联想、惠普、富士康、日立、东芝、英业达等国内外品牌企业建立了密切合作。2018年,其“用于5G系统的各向异性导热硅胶垫片”产品荣获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美国创新R&D100奖项,成为国内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目前,鸿富诚正加紧攻关“碳系”的导热界面材料,已获得发明专利,该材料性能已接近金属级热传导性能,广泛应用于大功率芯片的散热。“我们期望经过一年时间的努力,推出值得期待的产品。”孙爱祥透露,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工艺。